大闸蟹产业:从小众珍馐到餐桌主流产业升级新篇章
在中国,大闸蟹曾一度被视为高端餐饮领域的专享美食,然而近年来,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、养殖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观念的转变,大闸蟹已逐渐走出小众圈子,成功迈向餐桌主流。本文将深度剖析这一传统产业如何实现华丽转身,并前瞻其未来发展蓝图。
时间:2016.10.25 浏览:18779次
随着时间的流逝,天气逐渐进入深秋。大闸蟹进入较佳品蟹时节,九雌十雄,说的是农历九月雌大闸蟹蟹黄比较饱满,达到品蟹好时间。雄蟹则在农历十月左右进入较肥美状态。除了大闸蟹观光风景也是不错的,周末度度假,吃吃螃蟹可谓人生一大幸事。
自从大闸蟹9月23日上市以来,已渐渐的差不多一个月时间。此时,湖里的螃蟹进入成熟阶段。
大闸蟹为什么受到这么多人追捧?为什么这么好吃呢?首先,水质好。湖水活性好,在其周围300米内没有任何污染源,全部是生态绿地。阳澄湖水体清澄,透明度高,且水中富含钙、镁、硅、铝、氧。其次,湖底质地好。湖底不是淤泥,而是硬地,占65%以上。再者,湖水草茂盛、鱼虾饲料丰富。吃着天然饲料,又不断地锻炼体质,阳光照射也很充足,自然是其他蟹无法比拟的。
缘于上述的原因,大闸蟹的营养成分特别高,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10多种氨基酸,所以吃起来口味特别得好。归根结底是因为湖的水质始终偏碱性。
蟹还有一个特点,那就是它的“铠甲”比较薄、比较软,吃起来一咬就开,这也与这里的水偏碱性有关,围网养殖的半年时间里,螃蟹一般要蜕4—5次壳,碱性水这样的环境使它们不需要“穿”很硬很厚的壳来对抗酸性水体的腐蚀,所以大闸蟹的壳比较薄、比较软,由此推论,在蜕壳的过程中,本来用于长壳的营养成分可以更多地长在蟹肉上,所以大闸蟹的肉质会更丰满。碱性水还让螃蟹不易生病,所以湖围网里的螃蟹是基本不用药的。
大闸蟹能成为远近闻名的“天下第一美味”,并不是靠铺天盖地的广告炒作出来的,也没有特殊的养殖秘诀,主要还是得益于湖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特性。